北京大学2010年全国研究生气候变化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2010-08-02 来源:
7月4日
——
7月17日
,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办的2010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顺利举行。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30余名研究生在北京大学、甘肃河西走廊沿线分别顺利完成了理论学习和野外地理认知。 本届北京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以“气候变化:从科学基础到对策行动”为主题,分为课程讲座和野外地理认知两部分。在北京大学为期6天的课程学习期间,前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国际著名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学者Philippe Ciais、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王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周力平教授等
9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带来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的系列讲座。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最新学术科研成果,深入浅出,为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奉上了一场学术盛宴。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每位同学都结合自己专业,撰写提交了学术报告。经审核,30余位学员全部获准结业。
7月9日下午
,北京大学为暑期学校的学员们举行结业仪式。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助理
李双成教授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7月10日
,本届暑期学校的野外考察部分正式开始,城市与环境学院与中科院寒旱所共同为学员们制定了从兰州到敦煌、从敦煌到玉门、从玉门到临泽、从临泽到张掖,最后返回兰州的考察路线。野外考察部分由中科院寒旱所研究生部主任蔡英老师和陈辉老师等带队,学员们参观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中科院敦煌研究所,海拔
4200米
的中科院寒旱所高山站,中科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临泽生态系统网络站等科研站点。在高山站,秦翔站长给同学们详细讲解和高山冰川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并亲自带领同学们考察了祁连山12号冰川,同时为同学们带来了以气候变化与冰川消融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在国家级生态网络研究站临泽站,赵文智站长热情地接待了暑期学校老师和学员们一行,带领学院们参观站区仪器设备和实验区,并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沙漠与绿洲演变的学术报告。
7月17日
,北京大学2010年研究生暑期学校圆满结束。来自大江南北的学员们在短暂的时间里共同讨论问题,在野外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快乐地完成了并紧张的暑期课程学习和野外考察。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理论学习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使大家收益良多,并期望明年有机会再次参加暑期学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