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珲教授应邀在我院做“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学术报告
2010-06-25 来源:
2010年6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林珲教授应邀来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在逸夫二楼3459教室为北大师生作了题为“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进展”的专题讲座,从空间的启示及空间综合的概念说起,讲述了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背景、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案例讨论了基于GIS的综合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
林珲教授,198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1987年获美国布法罗大学文学硕士,1992年获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长期致力于多云多雨环境遥感、虚拟地理环境、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文献,合作撰写了10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林珲教授1993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现担任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和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目前担任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与国家遥感中心香港基地主任,还是《Annals of GIS》的主编以及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客座编辑,于2009年获亚洲遥感协会杰出贡献奖。2000年以来,林珲教授开始推动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学研究,期望这种文科与理工科的学术大交叉成为开拓研究新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林珲教授首先从空间的启示及空间综合的概念引入,将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对空间的新的关注作为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背景,从空间思维、认知心理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空间统计方法四个方面探讨了研究方法与技术;接着探讨了空间信息与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结合的空间综合人文学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基于GIS的宗教、政治、健康、犯罪、教育管理等研究案例重点探讨了空间综合社会学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 及进展;最后对基于GIS的综合方法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并对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马修军副教授主持讲座
林珲教授讲座
参加同学踊跃发言,就其他学科引入空间视角为地理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校信息学院马修军副教授主持了讲座与讨论,介绍了林珲教授的研究业绩;我院柴彦威教授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基于GIS的综合方法对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与应用性的重要性。
(供稿:申悦)
20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