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PCC评估委员会在北大举行听证会
2010-08-02 来源:
6月29日,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nterAcademy Council,IAC)IPCC评估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听证会,就IPCC评估报告的有关程序、过程、主要结论和观点听取政府官员和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将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评估工作。会议由北京大学教授、IAC评估委员会成员方精云院士组织,评估委员会副主席、南非科学院秘书长Roseanne Diab教授主持。听证会在北京大学守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IPCC评估报告是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组织全球有关科学家编写的关于气候变化最新认识的综合报告,自1990年以来每5-7年发布一次。它全面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对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潜在影响,以及人类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国际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基本文件。最近的一次报告(即第四次评估报告)于2007年发布。该报告由130多个国家、450多位主要作者、800多位撰稿人编写,代表着气候变化研究的主流认识。但它发布之后,尤其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由于“气候门”和“冰川门”事件的发生,其公信力和权威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科技界对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对温暖化及其成因的争论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为客观评价IPCC评估报告的科学性,联合国秘书长和IPCC主席邀请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对IPCC报告进行独立评估。为此,IAC成立了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任校长、经济学家Harold T. Shapiro先生任主席、由12名著名科学家组成的评估委员会,对IPCC的工作程序与过程进行独立调查。此次北京听证会是独立调查的一次重要活动。 听证会现场 参加听证会的人员来自与气候变化和IPCC报告有关的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包括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教授、中国气象局前局长秦大河院士、国家气象局丁一汇院士、北京大学王绍武教授、国务院参事、中国社科院徐嵩龄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潘家华研究员,以及来自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Kiminori ITOH教授和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唐艳鸿研究员。 Roseanne Diab介绍了本次IPCC评估会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以及前两次的会议情况。方精云教授对与会专家和领导进行了介绍。 方精云教授和Roseanne Diab女士组织和主持听证会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代表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参会并致辞。李院长充分肯定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认为IPCC评估委员会的工作对于消除误解、改善IPCC的工作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并重申气候变化研究中科学家的使命和努力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代表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参会并致辞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教授从政府的立场发表了意见。他首先指出,中国政府支持IAC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他着重阐述了四点:(1)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气候变化的研究; (2) 气候变化科学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科学,有待进一步完善;(3) IAC评估的重要性;(4)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建议。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教授发表意见 地质学家、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从地质和古气候的角度,就古气候学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今后升温的预测、升温对地球系统的影响评价以及未来碳排放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发表意见 冰川学家、中国气象局前局长秦大河院士从自己担任IPCC第4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的共同主席的角度,重点谈了数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引用文献的指导方针、IPCC报告编写的程序以及改进IPCC评估流程的建议等。
中国气象局前局长秦大河院士发表意见 气象学家、国家气象局顾问丁一汇院士参与IPCC评估报告的工作已有20年。他认为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全球变化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争论的焦点之一,科学上的进步是比较明显的。他认为, IPCC的工作程序及其谋求的重要科学结论是慎重的,但是否经得起历史考验还不能确定,值得长期探索。 国家气象局顾问丁一汇院士发表意见 气象学家、北京大学王绍武教授将目前对IPCC的批评划分为三类,进行了评论。即:(1) 有些批判是正确的,如温度变化的曲棍球趋势问题; (2) 有些批评基本正确,但存在问题,如温度对CO2的反馈需要更好的分析;(3) 有些批评无法衡量错误与否,只是科学发展水平的问题,不是IPCC的问题。 北京大学王绍武教授发表意见 环境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徐嵩龄先生就IPCC第三工作组的报告提出了三点评论:决策的不确定性、适应与减缓问题以及气候变化机制与碳责任问题。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徐嵩龄先生发言 环境经济学与气候政策专家、中国社科院潘家华研究员自1997起,就作为专家参加IPCC第三工作组的技术支持组工作。他从自身的工作体会,从文献引用、主要作者的选取、数据质量和方法以及报告的评审等方面发表了意见。 中国社科院潘家华研究员发表意见 大气环境学家、日本横滨国立大学Kiminori ITOH教授通过对多种来源温度序列数据的分析,对地球温度变化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还认为目前的气候变化科学还很年轻,发展还不够完善,难以提供精确的信息以供政治决策;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需要不同的观点、对多个因素进行研究。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Kiminori ITOH教授发表意见 生态学家、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唐艳鸿研究员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角度对IPCC的某些工作发表了看法。他还指出了IPCC报告的某些章节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以及气候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问题。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唐艳鸿研究员发表意见 各位专家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后,就IPCC的工作流程和机制、作者召集人和主要作者的遴选、作者的国家和性别平衡、交流语言问题、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文献引用、报告不确定性、关键的科学问题等进行了讨论。这些陈述和讨论反映了中国科学家和亚洲科学家对于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认识以及对IPCC报告的相关建议和看法,对IAC评估委员会有效开展评估提供了支持。听证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听证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资助、并得到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听证会的圆满召开。会后,林建华常务副校长宴请了参会人员,并同大家进行了交流。 IPCC评估工作具体见:http://reviewipcc.interacademycouncil.net/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