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旗高工为我院师生深入解读“规土融合”的技术操作程式及其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中的应用
2014-12-11 来源:
2014年12月9日下午,应我院冯健副教授邀请,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的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洪旗老师莅临我院,并在理教301室举行了学术讲座——“‘规土融合’背景下大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评价研究:武汉的实践”。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讨论热烈,师生反响较好。洪旗高工长期从事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设计研究工作,致力于“规土融合”领域理论和技术层面的探讨,取得较多成果,主持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图1 洪旗高工莅临我院开展讲座 讲座一开始,洪旗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的产生背景、相关概念内涵和技术流程。接下来,重点对“规土融合”理念的背景、国内各大城市的实践、规划编制方法体系以及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最新要求等进行了重点讲解。她指出当前很多城市基于“多规融合”理念的规划实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只有规划的物理叠加,而没有发生规划的“化学反应”,她强调“多规融合”的核心在于“规土融合”。进而详细探讨了在“规土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市规划方法与土地规划方法的互动。继而,她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尺度,重点介绍了两项典型的规划案例,一个是“武汉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另一个是“武汉市江汉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发展规划”。尤其是对中心城区空间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不仅将可开发利用土地及其空间分布量化,而且对宗地的优化方案、改造模式、系统查询等都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和开发,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不仅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规土融合”的创新与活力,而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最后,在对“规土融合”实践创新的总结与发展展望中,讲座圆满完成。 图2 师生们与洪旗高工展开热烈讨论 “规土融合”、“多规融合”是目前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和研究热点。武汉是国内最早探索“规土融合”实践的城市,也是国内最早将国土局和规划局合并、在行政体制上理清了“规土融合”实现机制的城市之一。因此,研究“规土融合”,武汉是不可回避的典型案例城市。也正因为如此,洪旗老师的讲座吸引了众多城乡规划和人文地理专业同学的兴趣。在之后的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积极提问,洪旗老师也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解答。最后,在一片掌声中当日的讲座落下帷幕。讲座虽已结束,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创新灵感也许才刚刚萌芽,很多同学反映,在城乡规划领域的学习研究中,需要更多类似“规土融合”这种用实践激励理论创新、用理论支撑实践革新的火花。 (撰稿人:苏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