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喜获第五届“母亲河奖”

2011-10-17 来源:

      

2011年10月13日上午10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第五届“母亲河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我校团委和我院共同创办的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在众多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五届“母亲河奖”,并且在获得组织类奖项的5个单位中名列前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庆喜、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庄国荣、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宁、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牛盾、全国绿化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利、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蔡善飞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代表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宣读了《关于颁发第五届“母亲河奖”的决定》,并通过DV短片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林业局、中国人民解放军68006部队、浙江省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陈飞等获奖单位和个人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突出事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亲自为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颁奖,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副主任、我院党委副书记王欣涛老师作为代表领取了证书、奖杯和奖牌。

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由我校团委和我院联合创办,主任由我院院长陶澍院士担任,于2007年6月5日正式启动。在共青团中央以及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以“让环保成为青年时尚”为工作理念,先后支持全国三十余所高校的万余名师生投身绿色校园建设、环境领域的学术研究、环境教育推广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在环境教育领域的品牌项目。其中,以“为自己的碳排放买单”为口号的“北大林歌”项目吸引了校内2000余间宿舍同学的积极参与绿色校园建设、通过废品回收种植树木千余棵。同学们还在方精云院士的指导下完成了《北京大学碳排放清单》;“北京大学国际大学生环境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先后邀请到了原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先生,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秦大河院士、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市长苏震西先生等40余位环境领域的知名人士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自5·12地震发生之后,“甘肃文县地震灾区教育援助百人计划”已有200余位志愿者奔赴甘肃省受灾最严重的文县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援助,未来三年内志愿者总数将达到500人;“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计划”已经支持70余支志愿者团队奔赴全国各地乡村地区开展环保科普教育。除此之外,“环境教育社区推广计划”、“绿色中国考察行动”、“中国青年模拟城市大会”等优秀项目均取得了积极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国大学生环境教育基地还曾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特别奖,学生志愿者骨干范敬怡同学曾当选“2010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
保护母亲河行动是由共青团中央联合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单位于1999年共同实施的大型生态环保公益活动。“母亲河奖”是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于2000年在我国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领域设立的权威奖项,2008年经全国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联席会议办公室确定予以保留。
本文来自北大新闻网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