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物

专业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人物

吴必虎:知行合一是我一生的追求

发布时间:2022-02-22

编者按:吴必虎老师是学院著名教授,是地理学界、旅游学界和城市规划学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先行者。他既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敢于直言的公众人物,在工作时他一丝不苟,在日常生活中却常保幽默天性。本次“师说”专访,学院研会有幸邀请到吴必虎老师,让我们跟随记者走进他的师者世界。

 

个人经历

Q:您在农村长大,听说小时候吃过不少苦,那时的梦想是什么,有想过会成为一位学者吗?

吴老师对段义孚教授提出的《恋地情结》研究颇深,曾作诗《题吴家墩》记录在老家的乡居生活:

五月好还乡,麦青迎归郎。槐花依河舞,胜春争掩窗。

小舟凭栏系,太微轩辕旁。最喜围炉坐,煮茶品时光。

A:我是在江苏盐城阜宁县乡下长大的,直到考上大学之前都没出过盐城。小时候读书完全不是为了当什么教授去的,因为父亲说考上大学就可以“农转非”,吃“皇粮”了,我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所以我的梦想一点都不高大上,就是要“脱农皮”。

 

Q:您为什么会选择地理学这个专业?本科是怎么度过的?

1980年吴老师高考准考证

A:高中我的文科很好,因为学校对文科很轻视,所以要求成绩好的必须学理科。那会儿班主任刚好是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的,他老吹牛说他们学校和专业多么好,我就这么报了华东师大。我的志愿是物理系,选了服从调剂被安排到地理系,还以为学校弄错了把物理弄成了地理。

刚开始两年我是不喜欢地理的,因为喜欢文学还参加了学校夏雨诗社(编者注:该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闻名于全国高校及中国诗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社有好多中文系名人,我就跟着他们混。大二我想转中文系的时候,我们系书记因为我学习好,成分也好(贫农),比较关注我的成长,就劝我说没必要换专业并且允许我到其他系听课。当时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专业分配都得经过组织,不专注本专业可是 “不服从组织安排”的政治问题。

1982年浙江兰溪水文实习

通过旁听我学完了古代汉语,最痴迷的时候笔记都是用繁体字来写的,甚至他们到西安实习学校竟然也同意我去了。除了旁听以外,还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地理学太无聊了,就想看看人类现在到底有多少学问。于是我就去图书馆把所有带“学”字的书全部借来看了一遍,连“养牛学”都没放过,有很多知识后来没有用上,但也因此见识了其他学科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视角,避免了自己“越来越窄”。

 

Q:您的硕士专业是历史地理,而博士专业是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后来您是如何确定旅游地理这个研究方向的?

1994年5月邀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Stephen Smith教授(《游憩地理学》作者,吴必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学

A:我个人不太喜欢局限在一个学科。硕导褚绍唐老师是做徐霞客游记研究的,把徐的路线表达在地图上是我硕士期间投入很多精力的一项课题,这在当时是个大工程。因为做游记研究,87年我硕士毕业留校上旅游地理学的课,92年学校成立旅游系我也就跟着过去了。

那时上海的留学氛围很浓,90年我已经准备好去加拿大留学,但上海突发流行甲肝。我这一下大概休养了半年,那出不了国就得赶紧考博士,因为那时评职称已经变难,想要生存就得有博士学位,所以每个时代都是“内卷”的时代,没有区别的。

1999年8月参加洛阳市旅游发展规划调研

当时我们系没有做旅游研究的老师,我的博导许世远老师是做地貌的。那时候全国最强的地貌学者,一边是北大崔之久老师那一代人,另一边就是许老师这一批。我的想法就是要读就读最强的专业,然后再和旅游结合嘛,于是我的博士论文就做了“中国山地景区文化沉积研究”,“沉积”来自是地貌学里“沉积相”的概念,但是我搞的不是那一套研究范式。所以我到现在仍然很感激许老师的开放包容。

 

Q:多学科锻炼对您从事旅游研究给予了哪些帮助呢?在思考视角、价值判断和研究方法上和同行学者有何区别?

吴老师出席“旅游交通30人论坛”并作报告

A:我的学科背景在采访前你可能会觉得是“跨学科的大杂烩”,但实际上是以地理学为核心基础的。多学科锻炼使我终身受益。我想对读到这篇文章的人说,让自己多了解其他学科特别好:第一,你的朋友会很多,合作交流的壁垒会变少。壁垒会增加交易成本,你只有了解其他学科,你才能理解他们说的话,才有合作的基础。更进一步,你对世界的感知会宽广得多,不会越来越窄;第二,你做研究会比较容易出成果。当一个学科很成熟的时候再想做出重大成果就太难了,但如果你有学科交叉思路,学地理的能有管理思维,搞历史的能讲距离衰减,就更容易发表论文在高校立足,生存能力是很重要的;第三,交叉学科训练对个人发展很重要。从我自己经历来讲,如果在大学没学过古代史、语言学,那我今天在做旅游研究和规划时就会露怯,比如到了内蒙古或者福建,我可能就不知道中国除了农耕文明以外还有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这共同构成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

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

 

Q:您如何寻找研究对象、并有效提炼科学问题?

2003年在北大指导本科生进行DIY课程研究

A:第一是你的研究敏感性。以我自己的研究为例,环城游憩带概念其实就是从简单的旅游行为调查开始的,发现行为有空间规律,于是就找其他理论来论证,又扩大调查,最终才确定了。

第二就是要敢于质疑,很多同学太“老实”,不敢反对别人研究。我建议哪怕不清楚自己对不对,你也要相信自己是对的,因为我们国家发展很快,很多研究可能之前是合适的,现在就不符合规律了。当然科学是个试错的过程,不可能你认为对它就对,你还要沉得住气,真的下一番功夫研究。

第三是得走对路子:科研是知识生产,而不是知识积累。同学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数据的获取上,但是怎么选取研究方法,怎么分析数据结果并形成结论大家想得少。现在你们的基本训练是没问题的,数据也很多,技术手段也很丰富了,然而就是不知道怎么转化成论文,相当一部分人是在问题意识这里卡住了。所以我们才常说选题成功就是成功的一半。

 

Q:您提出的“环城游憩带”概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可以向我们介绍这次科研工作的完整过程吗?对当前从事相关研究的青年学者,您还想分享些什么?

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大会在北大召开,吴老师主持旅游地理分会场,第三排右七为吴老师

A:“环城游憩带”是一个自然基金的项目,它是在区域(长三角城市群)而不是城市的空间尺度上提出来的。

1991年我在华东师大组织了一个项目研究游客的出行规律。最早访问公园游客,有了成果后项目扩大了,然后我们访问市民去过哪些地方、去了多少次、什么时间去的。接着我们发现距离市区越远的地方人们去得越少,这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但还不够,再继续问去过长三角哪些地区,把去过的人数标注在对应的地方。70%人去过的,用线把它连起来,就像气象学里的气压场一样,虽然不是实际相连的,但是我们做出假想的连线。通过研究,发现上海郊区有一圈地方去的人很多,再往外走和往里走人数都变少;出城后苏州、杭州、杭嘉湖也是上海人经常去的地方。于是我们得出了一个上海人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的目的地分布范围,最后发现以两日游为核心,有一个非常集中的分布地带,这就是环城游憩带。

2019年师生在北京乡村调研环城市传统乡村绅士化与景观演变

这个名字是我自创的,来源是我在翻译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史密斯的书时知道了“游憩地理学”这个词。后来我又做了全国的研究,发现大中型城市周边的旅游景点在半径60公里处(城市周边县城所在地)有一个稀疏地带,半径30公里和90公里处有两个密集地带,说明这个规律普遍存在。最后根据伦敦的“绿带”、加拿大的“城镇住宅带”,以及对“游憩”的理解,我发现用“环城游憩带”来命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现在学术界也认为这个理论是中国地理学家自主提出的一个科学创新内容,很多城市旅游总体规划里也都会专门的一章叫“环城游憩带规划”,它也变成了实践领域的题目。这是我科研生涯中主要的一个亮点。

应该说,“环城游憩带”概念的提出没有什么困难,因为和各方的利益都是十分契合的,还能较快带来较大社会经济效益。今天的青年学者要提出新的理论必然会更困难。而克服这些困难最需要的就是勇于挑战,还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界和社会对话探讨,要善于科技成果转化,避免自说自话,组织各方力量,促进科研成果利用。

 

Q:据说您最近几年在旅游学科又提出了新的学术概念—“游历”,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去提出这样的一个概念?

游历的“五生型式”

A:“游历”是我跟我的几个学生一起创造的研究框架,并希望形成新的学科研究范式。

从古至今人类长期延续的一种活动,在我称它为“游历”之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主要归纳为探索和体验。游历就是探索和体验的综合,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En ROUte and at desTINATION,缩写为EXPEROUTINATION。这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几种社会活动之一,目的很多,有的是传宗教,有的是做生意。关注的学科也很多,地理学家把它们称为地理探索或地理探险史,文学研究叫travel narrative——旅行叙事。

2020年在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上做游历研究报告

这样一来,我们需要通过构架一个“游历研究体系”,把游历放在几种不同的载体上面,分析几种主要型式。最早叫“生拓”,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去获取土地。由于土地的产物不同,“生拓”之后形成了“生易”,就是为了贸易进行的旅行。然后就是“生思”,是为了传教,以及旅行过程中形成精神成果,比如山水画、山水诗。1841年以后为了旅行而形成的酒店、餐馆等接待业叫“生业”,它是为旅行提供便利的。最后我们叫“生悦”,这时现代旅游学就产生了,它是为了愉悦,就是休闲度假,以愉悦性的研究为主的学科,叫旅游学。

我们认为“游历”研究能够解释很多学科的发展,而不仅是旅游学的。“游历”的学术框架形成以后,它可能会对世界的形成、演变产生一种新的解释,研究内容包括了古代的考察、古代的地理学史、旅游发展史,而不是像我们现代旅游学研究只是为了度假那么简单。

 

Q:我们注意到您正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游历图书馆”的创办当中,能给我们大致介绍下您的计划吗?

游历图书馆部分藏书

A:我筹备这个工作已经好多年了。希望尽可能把全球关于“游历”的记录,包括文字、影像、图画的都收集起来,现在大量是古籍原版,大概每年花两三百万用于这些记录的购买。然后捐献出来,做一个游历图书馆。这样在理论上我们建立了一个“游历”的研究框架;资料上则有一个游历图书馆支持游历研究,同时也向社会大众开放。

吴老师与俞孔坚老师走访学院新楼施工现场,考察游历图书馆选址

大家都知道我有公司,但我没有保留太多财富的想法,我对现在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财富来自社会,也应该回馈社会。我会尽我毕生的力量来搜集购买全世界的“游历”书籍,中国历史上经历过文物流失,现在到了我们去买他们“文物”的时候了。

 

Q:您创办的“国际旅游学会”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国际旅游学术机构。关于创办学会的背景、过程和近十五年来的发展情况,能给我们讲讲吗?

2006年8月创建国际旅游学会,正排右三为吴老师

A:可能很多老师和同学还不清楚我这方面的投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国家,又是旅游资源如此丰富的国家,我们的旅游研究,没有一个对外宣传交流的平台是不太合适的。

基于上述原因, 2006年我在北大组织了“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的国际会议,由学校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会议前半程在北大开,到了后半程杭州市邀请去那里召开国际旅游学会的成立大会。当时我记得有18位创始会员,不久扩展到26位创始人。学会还办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cities》杂志,这个期刊已经快进入SSCI了。

2018年8月在南非组织召开国际旅游学会第七届双年会

国际旅游学会是在该学科领域内由中国人主导的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旅游学会的成立、国际会议举办以及期刊运营,都是我们中国人主导的。我是终身创会主席,终身都在学会的六人执委会里,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这个国际组织中一直是有1/6投票权的。

中国要在国际上发声,把我们的学术研究传播到其他国家,这是软实力体现。我希望有一天能把国际旅游学会的注册地改到北京来,而不是在美国,美国的竞争力之一就体现在很多国际学会和组织都在他那里。

 

Q:您在产学研一体上有非常丰富的成果,对于如何跨越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鸿沟,您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2019年第四届中国古村镇大会期间在碛口古镇接受采访,该会由吴老师发起成立并任主席,是一个超部门、多学科、跨行业的智力机构和合作平台。

A:我创办了“大地风景”,当然这也是被逼出来的,公司一开始是以北大的名义去申请,因为不是独立法人没有被批准,最后只能自己成立公司。和清华相比,我们对应用研究和实践这块重视还不够,所以想办法的积极性不强,直到现在北大还没有城市规划甲级资质。

我觉得地理学理论结合实践很重要,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感觉这个学科是不存在所谓的鸿沟,比方说如果你毕业后去到单位里让你领导一个规划或者一个项目,你说不会或者说没学过,那社会就会对北大很失望,因为他们会觉得你学以致用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文旅部部长胡和平向吴老师颁发“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聘书

地理学现在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当它成为显学的时候,就需要做大量应用研究了,我们要有这种责任感,国家投了很多资源,理论搞扎实的同时也应该懂实践应用,那么我们做的研究才符合国家需要。当然有的学者就喜欢做纯理论研究,我认为也没有问题。可以一部分人做理论研究,但要让这部分人申请“科研风险投资”,比如说给他5年500万投资,因为研究不可能说每年有成果,要有耐心。现在的按年度考评逼得教授们尤其青年学者天天去搞课题,追热点,就为了发文章,理论研究也做不安心。

 

Q:您经常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也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发声,您是如何保持这种热情和自觉的?

2017年国庆节前夕央视新闻频道连线采访

A:我觉得这是社会责任,科学家应该像孔子说的那样要“入世”。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学者会对社会现实比较关注,何况地理学本身就是一个跟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学科。地理学研究什么?我们曾提出PRED, 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和development,这四方面没有哪个与现实世界没关系。所以自然地理也好,历史地理也好,进行研究后肯定需要把研究成果告诉社会,或者为国家治理、文化传承等做智慧支撑。我觉得这种责任感是油然而生的,尤其我还是党员,我们这代人都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成为学者后当然应该积极参加公共讨论,只要不违反党纪国法就应该鼓励。比如我会批评有些部门的单位利益,但永远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Q:您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2020年学院暑期实践绍兴团,深夜指导本科生编写向绍兴市文旅集团汇报古城保护和文旅发展的报告(右二)

A:以前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但现在一半是到各地开会。我不会为了站台去做“花瓶”,至少要10分钟以上的主旨发言才去,时间花在向学者、领导、行业精英输出思想上才是有价值的。当然一些特殊情况我也义不容辞,比如说学院的学生暑期实践或者有扶贫任务要到某个市县,找到我只要时间合适也会主动参加。无论在哪里,我的PPT上都写的是北大,这些年北大旅研已经形成一个品牌,无形之中也为学校做了点小贡献。

一个人如何安排时间是分年龄阶段的,年轻人需要做积累,等到中老年以后就要多输出。凭心而论,我虽然有自己的公司,但是大部分时间是为北大服务的。如果学者能够将在北大形成的思想理论跟地方的生产实践结合,将知识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这对国家、对社会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过程中因为幸运地赶上国家发展大趋势赚到些钱,我打算通过游历图书馆将大部分回报给社会。

日常生活与师生关系

 

Q:您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

在首都机场迎接赴美交流返国的女儿

A:如果你想追求事业,就一定要选择能够理解适应你生活方式的伴侣。但我个人觉得这可能对整个家庭的健康发展不利,我妻子会花很多时间管小孩,现在年轻人确实有困难,比如你挣的钱要足够开销,因为在家里教育小孩、维持家庭运转非常耗精力,很难在事业上再有发展。人的精力有限,大家要认识到我们都是正常的普通人,基本上只能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但总的来说家庭关系是需要花时间投入的,不花足够的时间陪伴就会产生埋怨,并且人生也不是只有事业的。

 

Q:您平常会不会有压力?

家中与爱猫合影,其后为吴老师手书联

A:学术上我觉得没有什么压力,我干的全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多就是生理上累。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要评不上院士就把头发给愁白了。我从来不着急这个,资源就那么一点,其他人可能因为熬年龄或者花精力评教授,但我将这些精力用在其他地方,也会有其他的收获。

我觉得压力都是过于计较导致的。不计较,不去和别人比,越计较欲望就越大,痛苦就越多。很多人说我应该评个长江学者,但我从来不评,太耗费精力了。我就希望做游历图书馆和游历研究,也许过了一百年,谁也记不住谁是院士了,但是游历图书馆还在那里。

吴老师和学生们唱歌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称号、工资有多高并不重要,只要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就好了。不要被别人左右,各种称号是社会设计的应有层级,这个框架没有问题,但不一定适合你。很多规矩是必要的,但你是独一无二的,你不一定根据那种规矩来设计自己的人生。评上院士当然很好,评不上做个教授也不错,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我这样对待自己,也这样对待学生。

 

Q:你怎么看待师生关系,您比较看重学生的哪些品质?

2019年与师门春游慕田峪长城(左五)

A:师生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老师。一个好老师应该对学生多些宽容,因为学生是有不同性格不同追求的,要让所有学生跟导师一致这既不可能,也不人性,还没有效率。导师应该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以前不忙的时候每学期都会带学生去k歌,现在组会也会请大家吃哈根达斯什么的。

我觉得自己是正教授了,已经很有名了,哪怕工作量多一点论文也会让学生名字挂在前面,为什么要和自己的学生斤斤计较呢。只有学生才能让你思想传承不辍,早点让他成名成家更有也利于你这个学派的形成。还有就是我刚才说的我没有科研压力,好多同行评完教授又想评长江,评完还想评院士,科研这件快乐的事变成了追求称号的苦差事,不仅自己苦不堪言,学生也苦不堪言。

吴老师为学生做证婚人

导师要创造宽松的氛围,包括选题,也包括学生作息,因为学生可能有熬夜工作的习惯,所以不一定非要学生几点打卡什么的。当然我有个缺点就是对学生管太松,我也要检讨自己,因为学生有惰性,不管严一点自己就混过去了。但学生在很自由很宽松的条件下,他也会有自己的style和发展的机会。我从来不认为顺利毕业的才是好学生,从个体的生命历程来讲,他选择不拿学位也是可以的。也许在读书期间发表文章少一点,但以后可能会有其他成就,其实学生将来怎么样,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关于研究生能力培养,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来读之前要想清楚,来了就好好做学问。学生能不能当官,会不会做生意,还需要其他能力,这不是我的责任,作为导师我就负责培养学生这个能力。因为这样你才有基本的生存可能。

 

桃李芬芳

编者注:从本期师说开始,我们特设“桃李芬芳”增栏,用于刊登受访教授的毕业生抒发尊师之情、记叙受教回想、怀念师门之谊、感恩成长获益。并特此感谢受邀师兄师姐们的支持!

 

1. 蒋依依 2002届硕士、2006届博士

曾任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旅游研究所所长,现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教授、副院长

2020年与吴老师参加吉林省雪博会合影。左一为蒋依依师姐

我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师从吴老师,正如在本科论文致谢当中所提到的那样,吴老师的指导,就像给我的人生开启了旅游研究的糖果盒子,一颗颗口味各异的糖果带来了不同的惊喜。吴老师是极富创新精神的。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厘清了旅游规划的规制,并应用在多个省级旅游规划当中。在我参与他主持的北京市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就感受到这种规范化的逻辑力量。

老师还很擅长将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密切结合。记得在黑龙江伊春市的调研中,为了进行小兴安岭风景道的旅游景观评价,吴老师带着我们沿着景观公路每隔一公里下车打一次分,白天考察,晚上就整理数据,后来相关的成果发表在了地理学报上。

在他的眼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学生都值得一视同仁地呵护。他从来没有什么架子,对待学生既像老师,更像朋友。学生们可以直呼他老虎或者Tiger,有不同的学术意见可以直接跟他争论。现在我也走上了教师岗位,时常想以师为范,却总是感觉难及其十之一二。

 

2. 黄潇婷 2010届博士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教授、系主任

吴老师向黄潇婷师姐颁发《旅游学刊》2019年度优秀论文表彰

图源:旅游学刊

回顾自2006年跟吴必虎老师读博士的那段时光,收获最大的是两个关键词——效率和专业。

先说效率,感觉我的工作节奏被吴老师带动着加速了。写小论文、写书、制作竞标书等任务,老师留的时间都是那时的我心理预期十分之一左右,每每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我的信心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了。可以说,吴老师激发了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潜能。在我博士毕业之后至今的职业生涯中,被表扬最多的就是执行力强、效率高。现在想来,正是经历了吴老师这些锻炼后,我自己安排工作的预计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在博士期间,我跟着吴老师完成了《休闲度假城市旅游规划》这本书,也是我参与写作的第一本著作。吴老师对书稿的专业态度不仅体现在整体思路的把握上,更令我惊讶的是细致到了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数据、每一条文献上,甚至全角半角的符号差别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在跟着老师写书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从头开始”的工作方法。当一项任务看起来很庞大,似乎无从着手时,那就从头开始。这本几十万字的书,吴老师就从第一句开始审阅,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到最后一句确定下来之后整本书就定稿了。吴老师的专业细致和踏实务实给了我榜样的力量,让我至今受益。

 

3. 钟栎娜 2007届硕士、2012届博士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2006年钟栎娜师姐硕士毕业时与吴老师合影

从2003年到2012年,十年里吴老师对我的影响至深。有时我的学生问我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好,我就会笑笑说因为我的老师也是这么对我的。

脑海中有关于吴老师太多的回忆,最深的两个片段一个是他的治学态度。有次我们去新疆调研,连续十几天高强度工作后学生们已经筋疲力尽了。某天又工作到凌晨,地方专家邀请清晨去品尝一种当地的桑葚,只有6点左右去才能看到。我们都没去,结果早餐时老师带着新鲜桑葚回来,还非常激动地讲解新疆水果和地貌的关系。从此以后,每当我想偷懒时就会想起吴老师头发花白给我们摘桑葚的样子。他的博闻强识正是来自于数十年如一日比别人多一点的努力,那么聪明的人尚且如此,我们普通人哪有借口不努力呢?

另一个片段就是吴老师对我们学生的爱护。当年老师让我做一个很大的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而我因为个人原因做到一半就不干了,但老师没有批评我自己捡起来继续完成。后来我认识到自己的任性去认错,问他为什么犯了这么大的错都不骂几句呢,老师说你自己认识到不是更好么。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那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再也没有放弃过,因为我知道再没有这么好的老师给我兜底,而我也不想让他失望。所以我的学生就是犯了再大的错,我也会帮他们弥补,等待他们自己想清楚。我也想像我的老师那样宠自己的学生,给他们足够的爱和包容。

当我毕业的时候,老师指着我论文笑着问:“你说未来去高校工作要减师半德什么意思呀”,我答道“能学到您的一半就很满足了”。但我没有说的是,在我的心里吴老师真的就像太阳一样,对科学有执着,对学生有爱。我想:向着太阳出发,即使没有到达,也将置身星群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