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人文地理实习在安阳成功举行

2016-07-05 来源:2016-07-05 

      

2016年6月26日—7月2日,我院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24位本科生赴河南省安阳市进行了为期七天的《人文地理》课程野外实习。本次实习由城市与经济地理系组织安排,由柴彦威、童昕、冯健三位老师带队,并得到了我院教学实习基地——河南安阳市规划设计院、安阳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的支持。

河南省安阳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九大古都之一。同时,安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豫北工业中心,但由于钢铁等产业发展不景气,安阳市面临着经济发展困难、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古城风貌和现代化发展、进行旧城有机更新改造和新城开发建设的结合以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成为人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实习的第一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安阳规划设计院,受到了规划院的热情接待。同学们聆听了规划院领导关于安阳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的汇报展示,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交流结束后,同学们在规划设计院领导的带领下考察了安阳古城,大家对安阳的文化风貌和现代城市建设的问题又有了实际的认识。

图1 同学们在安阳古城实地考察


实习的第二天,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向同学们讲解了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新区开发状况,下午带领同学们实地调研,考察了安阳新城,并参观文字博物馆,同学们对安阳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规划师们独到的思考和严谨的表述加深了同学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以及和规划师的沟通更是擦出了思想的火花。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拓宽视野。

图2 同学们参观安阳市规划博物馆

实习的第三天,大家来到了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安阳钢铁厂、鑫盛机床等地进一步认识安阳的产业发展状况和问题。工厂的负责人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工厂炼铁与热连轧钢的生产线,并对安钢的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下午同学们在参观了殷墟遗址保护公园,这里也是甲骨文的发现地,千年的历史蕴涵深厚的文化,是安阳古都的特点所在。

同时,受安阳规划设计院的邀请,柴彦威老师、冯健老师、童昕老师分别为安阳规划设计院的规划师们开展了题为“城市时空行为与低碳-智慧-健康社区规划研究”、“人口预测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反思”、“可持续转型的治理挑战”讲座。讲座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老师们对于规划师的问题耐心的进行解答,反响很好。

图3 童昕老师开展讲座

实习的第四天,同学们依据选题,分成五组进行针对性调研。在调研中,同学们通过对象访谈、细致观察,深入探究各自研究主题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发展状况,并进行分析。

实习的第五天,大家来到林州市的红旗渠进行实地考察。红旗渠是人工修建的灌渠,位于林州市林县,处于河南、陕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缺水。20世纪60年代,为了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太行上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建成这样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被誉为“水上长城”,是中国人所创造的世界奇迹。红旗渠精神深深影响了同学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永远是支撑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图4 同学们在安阳林县红旗渠合影

7月2日,同学们顺利结束了实习,安全的回到了学校。本次实习,同学们在实地调研中获得了很多技巧和经验,在和老师、规划师们交流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在讨论调研中加深了彼此间的深厚友谊,个人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在此对在本次实习中所有接待我们的安阳市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以及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何颖雯 任柯屹 张安迎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