関美宝(Mei-Po Kwan)教授应邀在我院做时间地理学专题讲座
2009-11-16 来源:
2009年11月2日下午,在逸夫二楼3459教室,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特聘教授関美宝(Mei-Po Kwan)博士应邀为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师生做了关于“人类活动模式的地理可视化与地理计算:时间地理学视角”的专题讲座,从时间地理学基于约束的分析方法为切入点,对时空数据的交互的三维可视化、时空可达性、行为路径的刻画及多维度分析中进行了思考和梳理,介绍了对人类活动模式进行地理可视化、定量和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和进展、以及行为研究未来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城市与环境学院柴彦威教授作为本次讲座的组织者和主持人,代表学院对関美宝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関美宝教授的学术背景及主要研究经历,特别是其在地理信息系统科学(GIS)和居民行为研究等领域取得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对时间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的发展作出的多方面探索和贡献。
関美宝教授是美国人文地理领域的著名学者,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科学(GIS)、空间可达性、3DGIS模型、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女性、种族和宗教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将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和GIS技术的融合做出了很大贡献。2003年至今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理系研究生部主席,2004年至今任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理系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女性研究系的研究生部教授,并任很多大学的兼职教授,在美国、加拿大、荷兰、香港多个国家的学校和研究中心做过访问学者。被授予2009年香港社会交通研究“卓越交通学者”、2008年州立圣克劳德大学 “路易斯莱波尔德卓越地理学者”、2008年加州大学交通中心韦伯学者奖等多个荣誉,发表多篇英文论文。
随后,関美宝教授以行为研究的问题导向为切入点,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精彩报告重点介绍了她已经开展和正在进行的几个主要的研究议题:时间地理学与时空可达性(time-geography and time-space accessiblity)、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间地理学(ICT and time-geography)、地理可视化与地理计算(geovisualization and geocomputation)、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叙述(GIS and geo-narrative)、以及人类活动模式的分类(Activity Pattern Classification)等,并以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最新研究热点结束。
时间地理学和时空可达性方面,関教授总结了时空可达性测度、多元的三维时空路径等交互三维可视化方法,通过结合时空制约和交互三维可视化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间地理学方面,介绍了还包括如何通过时间地理学的理论来刻画虚拟网络空间对人类活动模式的影响;在地理可视化与地理计算方面,介绍了活动空间、动态活动内容、日常可能性到达区域(DPPA)的刻画,并向大家介绍了活动密度图。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叙述方面,关教授介绍了如何通过地理记述如生命路径、历史分析来分析较长时间段的行为模式和特征,并向大家展示了研究成果如女性感知危险地区案例;人类活动模式的分类上,通过基因序列比对方式以及多元的时空路径,挖掘人类行为特征,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城市空间。
讲座过程中,関教授生动而幽默的讲述不时引起北大师生的笑声和掌声,并且她用许多实际的例子以及通过提问来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在讲座结束后关教授用了约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在场的老师、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回答了相应问题。其后柴彦威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简短而精辟的总结,认为这是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界行为研究转向的重要活动。
関美宝博士是唯一一位师从于著名行为地理学大家Golledge教授的华人学者,在国际地理学界十分活跃,也是著名学术期刊AAAG的主编之一,她的精彩讲座无疑将对丰富学术前沿信息、启迪学术创新、拓展学术交流等起到重要作用。
报道:许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