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我院陶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12-07 来源: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我院陶澍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全院师生无比自豪和激动,沉浸在喜讯之中,大家衷心祝贺陶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经有关部门的推荐和院士推荐,2009年共产生有效候选人296名。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6名,化学部8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5名,地学部5名,信息技术科学部4名,技术科学部7名。
据介绍,中科院这次新当选的35名院士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2岁,平均年龄为54.1岁,其中60岁以下的27名,占77%。35名新当选的院士中有5名女科学家。
经院士推荐、通信预选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中科院今年还同步选举产生6名外籍院士。国籍分布为美国4名,法国和加拿大各1名。
北京大学2009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除陶澍教授以外,北大医学部尚永丰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陇德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陶澍院士简介

陶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环境地理学家。1950年8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1984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环境毒理与化学学会亚太分会主席、ES&T顾问编委、IEAM副主编及EP、JEGH等国际刊物编委。
陶澍主要研究微量有毒污染物排放、行为、归趋和效应等区域尺度环境过程;建立了中国高分辨多环芳烃排放和全球多环芳烃排放清单;证明了同分异构多环芳烃在迁移过程中的分异;建立了多介质源解析方法;在污染物区域环境归趋研究中,建立了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多介质模型、阐明了决定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异的主要机理、建立多环芳烃从产生、迁移、暴露到健康危害的系统模拟方法、揭示了有机氯农药摄入量与人体组织残留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多环芳烃呼吸暴露对中国人群的健康危害,将基因易感性等参数的变异特征引入风险模型,定量阐明了健康风险的变异和不确定性。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