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参加2011年美国地理学年会并在多所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2011-05-17 来源:
4月12日至17日,我院柴彦威、贺灿飞、曹广忠等老师与赵莹、陈轶、刘涛、马静、刘诗毅、申悦、文婧等硕博士生以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志林博士一起赴西雅图参加了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的学术年会。 图四 参加华盛顿大学地理系组织的中国城市研究专题讨论会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近六千名专家与学者参加,包括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社会地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与建模、亚洲研究、非洲研究等108个主题。在社会中大学角色的改变、地理学与人文科学、亚洲地理学及其研究与教育的合作、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时空整合是本次会议的特色主题。本次会议总体上表现出主题多元化、形式多元化、交流充分化、服务周到化等一些特点。
我院师生的会议发表主要集中在“中国研究”分会场和“时空间整合”主题会场。
“中国研究”主题分会场共组织了38场讨论会,是参与人数最多的研究组之一,研讨的主题集中在转型期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城市与区域发展、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以及能源与环境问题等领域。我院师生在“中国研究组”组织的多个分会场进行了发言,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贺灿飞教授研究了地方分权、经济增长与中国城市环境的关系,统计结果揭示了国有企业、市场化、财政分权等因素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及地方分权之间的权衡问题。曹广忠副教授通过对中国城镇化格局变迁的长时段分析,提出了中国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内陆化新趋势;通过实证模型发现了国家内陆开发政策的显著作用;并进一步对国家政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引发了会场的热烈讨论。陈轶博士就石家庄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阶段判读和现状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发展策略。硕士研究生刘涛、刘诗毅和文婧分别就城市用地规模的解释模型与实证研究、建设用地扩张及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大都市边缘区的土地城镇化等主题进行了发言。
图一 曹广忠副教授进行发言
以时空间结合研究为主题和特色的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时空间整合”主题会场是本次地理学年会的最大亮点之一。本次专题讨论会由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Goodchild教授,美国地理学会秘书长Richardson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学的Kwan教授等诸多知名专家学者组织,共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中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涉及地理、GIS、计算机、生态、规划、交通等多个领域的三百多名学者参加。该主题会场的组织形式依次为开幕大会-分会场-闭幕大会。开幕大会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六名学者对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时空整合进行了整体的回顾与讨论。近60个分会在多个会场同时进行,分会场主题涉及对于时空间相结合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探讨,时间地理学的发展回顾、近期进展与未来走向,时空数据的获取,基于GIS的时空数据可视化、分析工具的开发,时空间相结合的方法在社会科学、交通、土地利用、个人行为模式与健康、气候与环境、历史地理、犯罪与应急等方面的应用。闭幕大会由开幕大会上发言的六位学者对整个主题会从理论、主题、方法、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柴彦威教授代表中国时空行为研究团队在“时空间整合”主题会场的全体会议上做了大会发言,对中国城市的时空行为研究进行了回顾,向全球地理学者介绍了在时空行为研究领域中国学者的努力与成果。在闭幕大会上,柴彦威教授再次进行发言,对中国时空行为研究的团队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中国的时空行为研究所面临的机遇、问题与挑战。此外,柴彦威老师还主持了“时空间整合”主题会议中的一个分会场,并就个人时空行为视角的中国郊区化反思以及低碳城市空间组织的构建等进行发言。赵莹博士生介绍北京市郊区居民的行为模式,并对基于GIS的二次开发模块和计量模型两种方法在居民行为模式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对比。硕士研究生马静和申悦分别进行了城市空间、居民出行和碳排放的相互作用以及基于定位技术的个体时空行为的采集、管理与应用的相关发言。
图二 柴彦威教授在“时空间整合”主题会场做大会发言
在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的同时,柴彦威、曹广忠、刘志林、赵莹、张艳、刘涛、马静、申悦等积极开展了与美国相关专业高校院系的学术交流。4月8-9日,我们对波特兰市中心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特点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波特兰州立大学城市与公共事务学院城市研究与规划系的师生们进行了学术交流。Connie Ozawa教授等就波特兰地区的发展历史与城市规划特色等做了细致了讲解;柴彦威教授就中国城市空间组织的特点以及新单位制的构建思路做了介绍。4月10日,师生一行访问了俄勒冈大学的规划、公共政策与管理系、地理及建筑学院,特别是对地理信息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智能信息系统、与中国合作的智能手机调查、可持续城市倡议实验室(Sustainable Cities Initiative)的基本情况等听取了介绍。4月16日,柴彦威等应邀参加了由华盛顿大学陈金永教授召集的中国城市研究专题讨论会,讲述了中国城市郊区化、空间组织模式及其新单位制等,并与华盛顿大学的中国研究团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柏兰芝博士等学者就中国城市中的户口、城中村、城市空间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图三 考察团于波特兰州立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此次参加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的学术年会,展示了我院人文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研究的最新成果,开阔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加强了中美地理学界的沟通与交流,也为今后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打下了基坚实的基础。
(供稿:申悦)
201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