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n Ahas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2010-10-25 来源:
2010年10月21日至22日,爱沙尼亚塔图大学人文地理学系Rein Ahas教授应邀来到我院进行学术访问。以柴彦威教授为代表的北京学者对Ahas教授及其博士生Margus Tiru进行了热情接待,双方就定位系统及移动数据的重要性、移动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及移动数据在城市地理、旅游地理等方面的应用等学术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加深了师生们对国际前沿领域研究的理解,促进了人文地理及城市规划在利用新技术、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及工具方面的发展。
Rein Ahas教授,1994年获塔图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塔图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赴牛津大学访学,2008年赴维也纳技术大学访学,现为塔图大学地理学系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时空行为研究、城市研究、旅游地理、季节性及气候变化研究、移动性研究与手机定位、郊区化与城市扩张的影响研究等。他领导的塔图大学人文地理系的基于移动数据的研究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已连续举办了“移动塔图”国际学术会议。
10月21日下午,Rein Ahas教授在逸夫二楼3459教室为北大师生作了题为“Using tracking system and positioning data in urban geography: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issues”(追踪系统与定位数据在城市地理学中的使用:方法论及理论问题)的专题讲座,由我院柴彦威教授担任讲座主持。讲座以柴彦威教授简洁而有吸引力的介绍为开场,在师生们的期待中开始了。Rein Ahas教授首先从同学们所感同身受的21世纪以来ICT技术带来的的移动性的增强入手,介绍了新的移动性范式及研究中对移动数据的需求。接着,介绍了Ahas团队研究中移动定位系统的运作及两种移动数据收集方法:主动移动定位、被动移动定位。然后,Ahas教授结合实例介绍了移动定位数据如何应用于城市地理的研究。第一个实证研究利用积极性定位数据对Tallin地区的郊区化现象进行研究,以及主动定位数据的人机互动方式;第二个实证研究介绍了如何使用被动定位数据对通勤区进行研究;第三个案例介绍了使用移动数据对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忠诚性的研究,特别介绍了对08年FIS滑雪世界杯期间采集的游客移动数据进行研究而得到的相关结论。最后,Ahas教授总结了现阶段移动定位方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讨论。讲座后,Ahas教授与在座师生们就移动数据的采集及在处理中遇到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并探讨了这类研究在政策建议和规划应用中的前景,参与讲座的师生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内容充实、讲解精彩、讨论充分,参与者收获颇丰。
10月22日下午,Rein Ahas教授及塔图大学地理学系博士生Margus Tiru在逸夫二楼3459教室与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团队进行了学术交流,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修军老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刘瑜老师及其研究组参与了讨论。Margus Tiru作了题为“ICT based monitoring system in geography: applications for GIS”(地理学中基于ICT技术的监控系统:在GIS中的应用),对Ahas团队基于ICT技术的移动数据处理进行了全面介绍。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康朝贵同学作为题为“Investigating urban-scale human mobility using location aware devices(基于定位设备的城市区域居民移动性调查)”的汇报。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申悦作了题为“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saggregated space-time data of individual behavior based on location-based technology(基于定位技术的微观个体行为时空数据采集与管理)”的汇报、博士生研究生赵莹作了题为“Residents` behavior patterns in suburban neighborhoods in China(中国郊区的居民活动类型)”的报告,介绍了我校在居民移动数据采集及使用方面的研究和最新进展。之后,在场师生们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城市与经济地理系Brooker博士、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宋峰博士参与了讨论。
(供稿人:毛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