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大会成功举办

2013-10-29 来源:

      

10月10日至16日,由我校研究生院主办,我院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承办的“2013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博士研究生国际学术大会在我校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斐济等国家的20多名城市规划博士生,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的10多位城市规划博士研究生代表,在大会上宣讲学术论文,就城市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城市交通、遗产保护、环境公平等热点与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城市规划的新理论、新方法和规划实施进行了广泛交流。大会全程用英语进行。


参加博士生国际学术大会的部分人员合影


参加博士生国际学术大会的部分人员合影

大会的开幕式于10月11日上午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举行,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贾爱英代表我校研究生院向参会的国内外博士生和与会嘉宾致欢迎辞,并介绍了我校研究生的培养与国际交流情况。贾爱英指出我校历来注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校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将有利于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贾爱英主任致欢迎辞


开幕式现场

大会的开幕式由我院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赵鹏军研究员主持。赵鹏军对研究生院和学院对这次大会的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大会的六个分主题,大会的举办背景和预期目标,并介绍了大会会议议程和会务组织情况。


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赵鹏军主任主持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三位著名城市专家做了本次会议的主旨报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规划协会副主席石楠做了题为《塑造城市中国:微博可以做些什么?》的演说。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先生发表演讲

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城市研究首席专家Paul Procee先生针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划对于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做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挖掘了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规划应对建议。


世界银行北京办事处城市研究首席专家Paul Procee先生发表演讲

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可持续能源项目,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何东全带来了题为《构建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的精彩报告。
出席开幕式的特邀嘉宾还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吕斌教授,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先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基础设施规划二处徐咏梅副处长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Annette M.Kim副教授。
在大会期间,参加会议的国际与国内博士研究生分别就城市空间与规划评价、市民社会与社区环境、可持续交通、低碳城市规划与设计、气候变化与生态规划、遗产保护与本地环境等主题介绍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成果,并同与会博士生进行了广泛讨论,讨论内容还涵盖了博士生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部分会场中学生进行交流

大会期间,会议组织方还安排博士研究生对北京城市进行实际考察,参观了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旧城区、国贸核心区等功能区,使得大会讨论更加具体,加深了与会者对于我国城市规划与环境问题的理解。
大会于15日下午闭幕,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赵鹏军研究员在闭幕式上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大会发表的35个报告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在规划研究中要注重规划新理论、规划实施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研究的建议。
这次国际大会促进了参会的国内外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他们不但开拓了视野,丰富了体验,学习了新的知识,还收获了彼此间真挚的友谊,建立起了联络。这次国际大会通过博士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起我校与国际规划院校之间的桥梁,为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此次国际大会是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生动演绎,也是我校城市规划学科仰望星空、锐意进取,兼容并包、博采世界的写照。

Copyright © 2016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版权所有